<
    周琳只觉得好尴尬,她这是作弊了好吧,前世今生都活了三十多岁了,读了十来年的书,才说出这些话,哪好意思被爷爷这样夸。不过看自己爹娘显然没有谦虚的意思,还都跟着爷爷自得地笑了起来。

    只有李氏心里酸酸的,她小儿子虽然也挣了大钱,但是经商怎么也没有读书人体面不是。不过周鑫显然是更喜欢跑生意,她也只能寄希望在刚出生不久的大孙子身上,发狠等孩子满了三岁就让小三儿教他认字,等大点也送去学堂。她就不信,她家孙子就比老二家的孩子差了,平平都是老周家的血脉,谁比谁高贵呢。

    这一回回娘家周琳劝好了小三儿,还把弟弟送去了学堂,此行的目的也算超额完成了。只是,没想到,刚平了娘家的事,就听兰英嫂子说了一件事,顿时气得她火冒三丈,这福生才去镇上待了几天,就给她招了一个“情敌”上门?平日里看福生这么老实,难道自家后院也要起火了?

    不过周琳是不会不给福生辩解的机会,就擅自给他定罪的,但是她下次福生给木枋送木雕的时候,她可要跟着去了。她倒要看看,是哪个小妖精,敢在她碗里抢食。等见识过了,再让福生好好交代一下,视情节轻重,再决定他的“刑责”。

    ☆、第55章 情敌(捉虫)

    这天周琳刚从娘家回来,后边二胖家的媳妇王兰英就忽然上门了, 进门就小心翼翼地打量了她几眼才说, “弟妹啊, 那个, 福生那个事儿, 你知道了吗?”

    顿时周琳就感觉不对劲儿了,看兰英嫂子这怜悯的眼神,吞吞吐吐的语气, 明显是有事啊。也许是女人的第六感, 她直觉就是男女那点事, 赶紧就追问, “福生什么事?嫂子你就跟我直说吧!”

    兰英看了看周琳的肚子, 就先提醒了她一下,“你听了可别着急, 你肚子还有个小的,说不定是村里哪个舌头长的瞎传的, 是不是真的还不一定呢。我就是觉得这事儿瞒着你也不好, 毕竟村里都传开了,你早晚都得知道, 早知道还有个准备。”

    周琳摸了摸肚子, 冷着脸镇定地说, “嫂子你就跟我说吧,我扛得住。自家男人的事情,我可不想最后一个才知道。”

    看周琳一副端得住的样子, 兰英也就直接说了,“也不知道是谁先说得,见你家福生在镇上跟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娘子拉拉扯扯的,就说福生在外边有钱了,在镇上养了个小的。现在咱们这条街都传开了,有说福生要纳妾的,还有谁要休了你换个媳妇的。”

    对于福生跟桃|色新闻扯上关系,周琳一开始是没有想到的。不过,她虽然相信福生,但毕竟无风不起浪。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是得调查之后再发言。等福生后天去镇上,她一定要跟着去看看,看是何方神圣,敢窥视她的男人。

    说来周琳也是佩服这传谣言的,福生在镇上看铺子也就是前几天的事儿,她在家的时候还没听说什么呢。去了娘家两天,村里就传得沸沸扬扬了,并且经过几番添油加醋,跟最初的版本已经相去甚远了。

    她第二天一出门就听到了几个婆子媳妇的议论,有说早就知道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家里多收几斗粮食,都想弄个小的了。更何况福生开了这么大的木枋,怎么甘心守着周琳这么一个姿色平平的乡下姑娘。

    周琳看了看说话的妇人,脸大如盆,上面还有星星点点不知道是因为生孩子还是被晒的褐色斑点,真像一个洒了芝麻的大油饼。她又摸了摸自己的脸,虽然因为怀孕没有抹什么脂粉,但是十七岁的女孩子,正是花儿一样的年龄,不说大美女,小家碧玉也算得上吧。这叫姿色平平?那村里还真没几个不平平的了?

    也许是周琳的脚步声太小,也许是几个人说得兴起,并没有一个人发现话里的主人公越来越近了,还自顾自说着。等一个妇人说到,周琳这几天都没有露面,听说是气得小产了,这孩子没保住,这回可不好说了,兴许外边的狐狸精就要进门了。

    说她如何都无所谓,反正这些闲话怎么压不下来,等到过几天大家听腻了,再有新闻出来,就自然而然平息了。但是这一说到孩子周琳就忍无可忍了,要不是还得在村里住着,她真想上前大耳瓜子抽那女人一顿不可。

    她越听越生气,直接大步走过去,冷冷地问,“连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居然都没了。几个嫂子倒是对我家的事儿门儿清啊?感情是天天蹲在我家床底下呢?”

    这些女人一看正主来了,那五个多月的肚子遮都遮不住,顿时臊得满脸通红,支支吾吾的说,“我们也是听人说的......”“是啊,这可不是我们先说的,我是听......”“我也是,我是听xx说的......”说着这些女人也理直气壮起来,苍蝇不叮无缝蛋,怎么不说别人,就说她男人啊。管不住自己男人,就知道在她们面前厉害。不过终究是背后说人闲话被当事人发现了,也就无趣得散开了。

    周琳扶着肚子愤愤地回家了,看到福生也没有好脸色,就连他陪着笑端了水来给她洗脚都不想搭理他。本来她想拒绝福生的帮助,不过她自己弯腰不方便,而且,凭啥他犯了错,反而可以躲清闲。这样想着,她就不停地找茬,指使他干活。

    福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还以为媳妇是在娘家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儿,问了几次没有问出结果,就只能变着法儿的献殷勤,想让媳妇开心起来。

    几天没有跟媳妇亲近,晚上福生一上|床就挨挨蹭蹭的,拉着周琳的手就往下去,想让媳妇抚慰一下自己。但是周琳哪有这个心思,一把甩开他的手,背转身过去。做手活?想得美!就不怕怕自己一个忍不住直接给他掰断了呢?

    福生看媳妇这样冷淡,委屈地说,“媳妇,帮帮我吧,它想你想得紧,又肿又痛的,我难受......”

    “我累了,你要想就自己弄去吧。”周琳实在不想搭理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就跟他说,“明天你去木枋送货也带着我吧,路掌柜就要嫁人了,怕是这几天就要关铺子了。趁她还在,我也给她添个箱,好歹咱铺子也托她的福才找到的。”给路掌柜添箱是顺便的,最重要的还是想见见小三的庐山真面目了,了解一下事实的真相。

    既然媳妇没心情,福生也偃旗息鼓了,有了媳妇还自己弄就太没意思了。想着媳妇说的添箱的事儿,就问她,“媳妇,你要给路掌柜添什么?东西准备好了吗?”

    周琳也是临时起意,自然没有事先准备,迟疑地说,“要不把我梳妆匣子里新置办的首饰挑一件送过去?”

    媳妇的梳妆匣子里大多都是自己送的,福生有点不情愿,想了想就说,“路掌柜开了这些年铺子,眼光肯定不低,平常的首饰哪里入得了她的眼,送太贵重的又有点唐突。还不如把我新做的那根大红酸枝的并蒂莲簪子送给她,不轻不重,寓意好,样子也别致。”

    看福生这样认真为自己考虑,周琳也觉得自己有点意气用事了,事情到底怎样,她还不知道,总不能现在就判了他的罪。这样想着她的心就松动了,翻过身,把手伸进福生亵裤里面动作起来......

    第二天早上,福生牵了自家的牛出来,套上新做的架子上,又拿了被褥铺在上面,这才把周琳安置上去。然后又回屋把新做的物件放进木箱里,摆在后面,又拿布条捆了几道固定住,省得路上掉了。

    到了木枋,周琳下了车就捧着一个小木匣子去了路掌柜那里。福生在镇上的事情,想必路掌柜是最清楚的。

    进了脂粉铺,路掌柜正在把没处理掉的脂粉眉黛之类的东西收拢到一起,又标了更低的价格,放在门口显眼的地方。看着剩下这点东西,周琳问她,“路掌柜这两天是不是就要关门了?”

    路掌柜见到周琳很是惊喜,“可不是,我打算今天把这些东西半卖半送的都处理了,晚上就把铺子关了呢。可巧你今天来了,要是晚一天,怕是就见不着了。”

    周琳也觉得是挺巧的,不过惦记着福生的事情,也没多寒暄,先把手里的木匣子递了过去,“掌柜的大喜了,你成婚的时候我们也去不了,没有什么好东西,这根木头簪子就当我这个妹子给你添箱了。”

    路掌柜打开一看,匣子里正是一根大红酸枝的木簪,精心雕出的并蒂莲栩栩如生,真是漂亮。这木料颜色稳重大气,正适合她的年龄,这添箱礼算是送到她心坎里了。虽然周琳自谦说是木头,但是这大红酸枝的料子可难得着呢,这么一根要买怕是至少得二两银子。因此,她虽然喜欢,但还是盖上匣子推了回去,“这太贵重了,我哪里敢收?”

    “有什么贵重的,家里就是做这个的,不过就是些木料,能值几个钱。”大红酸枝虽然贵重,但是这点木料也贵不到哪儿去。周琳自然没有收回,塞到路掌柜怀里后,就开口问起了心里一直惦记着的事,“有个事想问下掌柜,我听说前阵子福生在木枋,经常有个未婚的小娘子来找她,这里面的事儿你清楚吗?”

    原来是为这事儿来的,路掌柜了然,“你就是不问,我还打算跟你说说呢。那个小娘子是街尾卖羊汤的李老头儿家的,蒋师傅中午去他家喝了几次羊汤,她就看上眼了。然后天天不到中午就巴巴端了羊汤蒸饼过来,明眼人都知道打的什么主意,偏你家蒋师傅还当人家是体贴客人,每次都客气地接了羊汤,再拿钱给人家。”

    说着路掌柜就笑起来了,这蒋师傅还真逗,弄得人家小娘子气得甩手就走了,他还不知道哪里说错了,只知道喝汤。后来也许是察觉到了什么,也许怕了这热情的小娘子,后来两天就换了地方提早吃饭了。那小娘子也不灰心,也跟着换了时间端了羊汤来堵人,周围铺子的掌柜们都跟着看了几回热闹。等树林回来,福生回村之后,本以为没了后续,谁知道这事儿居然传回他们村里了。

    “这就送了几次羊汤上门,就被人说成这样了?你不知道,我们村里都快传遍了,都说我都要快下堂,给新人让位了。”周琳苦笑,真是无妄之灾,就福生这憨厚的长相,寡言的性子,还能惹得人家十来岁的小娘子春|心萌动,真不知道怎么说是好。

    不过,就算福生不解风情,不知道人家小娘子怀揣的什么心思,她也得亲眼会一会这个情敌。她想了想,就凑到路掌柜跟前说,“今儿个中午咱们也去喝个羊汤,我请你。”路掌柜当即领会了其中的深意,“那好,我就厚着脸皮赖你一顿饭了。”

    本来福生往常送了货过来就回家了,但是今天媳妇也来了,一直跟路掌柜说话,他也只能在木枋里待着,等着媳妇回来再一起回家。

    没想到快中午的时候,周琳是回了木枋,但还带着路掌柜一起。路掌柜想想接下来的事儿,看着福生就想笑,周琳瞥了她一眼,轻咳了一声,说,“福生,我今儿个就跟路掌柜一起用饭了,你跟树林一起吃吧,不用等我了。”

    被看得莫名其妙的福生,看着媳妇头也不回地跟路掌柜一起走了,只能在木枋继续待着,他早上吃了不少,这会儿也不饿。

    周琳跟着路掌柜一路走到街尾,只见拐角处一个有些年头的小店,门口破旧的牌子上写着“李记羊汤”,里面一个老头儿正盛了一碗羊汤,递给身边的小娘子。那说是十四五岁的小娘子,脸蛋肉嘟嘟的,看着倒还要小上一两岁。她接了羊汤就给门口那桌的客人送了过去,道了一声,“王叔,这是您的羊汤,请慢用。”

    李娘子刚说完一抬头,就看到路掌柜和一个面生的年轻妇人走进来,赶紧上前招呼,“路掌柜来了?快进来,这还有个空座。”说着又热情地问周琳,“这位娘子是头一次来小店吧?我们店的羊汤可是卧牛镇头一份,保准您吃了一次还想下次,不信你问问路掌柜?”

    周琳没有说话,还是路掌柜接过话头,“李娘子给我们来两碗羊汤,两个蒸饼。”说完又问周琳,“一个蒸饼你吃着够吗?葱花要不要?”她担心周琳怀着孩子,不知道一个蒸饼吃不吃得饱。

    看着眼前这水嫩的小萝莉,一身轻薄的夏衣遮不住胸前的波涛汹涌,真是古代少见的童颜**,她这时也开始怀疑福生是不是真的无动于衷了,面对这么个尤|物,她都要心动了。周琳觉得别说一个蒸饼,就是什么都不吃她都饱了。

    女人就是这样,情敌要是不如自己,就会鄙夷男人的眼光问题,要是比自己好,就更加心塞了。李娘子还看着她,等她回答呢,她就说,“一个就够了,葱花也能吃的。”

    “好嘞,两个蒸饼,两碗羊汤,一碗放葱花,一碗不放,没有问题吧?”李娘子扬起笑脸看着两人。路掌柜也算是熟客了,喝羊汤不放葱花她自然记得。等路掌柜点了头,小娘子就轻快地走到李老头身边报备了。

    羊汤端上来后,周琳喝了一口,不得不承认这味道实在是好,羊肉入口即烂,不见一丝腥膻,只觉鲜美无比,难怪福生老是喝他们家的羊汤了。

    等快吃完的时候,路掌柜使了个怀,故意提高声音跟周琳说,“这羊汤就是好喝,早知道叫了蒋师傅一起来了,他这会儿在木枋怕是还没吃饭吧?”

    路掌柜话音刚落,周琳就看到李娘子眼睛一亮,惊喜地问,“蒋师傅今儿个来了?”不等人回答,就从李老头手里抢了一碗羊汤,又拿了三四个蒸饼,装到盒子里提着风一样冲出了门外。动作之快,看得周琳目瞪口呆。

    路掌柜戳了戳周琳,“别愣着了,咱们也跟着去看好戏,正好也让她见见你这正宫,好知难而退。”

    回过神的周琳赶紧掏了铜板放到桌上,跟着就出了门。

    年轻的小娘子就是比她大着肚子的黄脸婆腿脚利落,拎着那么重的食盒也能跑那么快。等两个人到了木枋,正看到福生一脸为难地推拒着面前的汤碗,“实在不好意思,我刚才已经用过了。回头我要是不提前招呼的话,就不用这么麻烦李娘子特意来送了。”

    那小娘子倔强地举着碗,“我知道你肯定没有用饭,你就是嫌我烦不是?”说着眼睛就泛起了泪花。

    这就哭了?福生有点无措,“这是哪里的话,我有什么好嫌你的。实在是已经用过了,再喝不下的。”媳妇和娘都提醒过他,要跟别的女人保持距离,他之前就看着小娘子老是来送饭上门,虽然以为是人家笼络客人的手段,但是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后,为了避免误会,就刻意避开了。等树林回来接手看铺子之后,他还以为这事儿就完了,没想到今天过来,不知怎么又被这小娘子知道了。

    “咳咳!”周琳想咳嗽一声,提醒这两个人自己的存在,结果不小心被口水呛了一下,顿时咳得喘不上起来。

    听到声音的福生赶紧冲出来,抚着周琳的背担心地问,“怎么好好的咳得这么厉害?咱们去医馆看看吧?”说着就要抱着她出去,这时候什么羊汤,什么小娘子都被他抛到了脑后,眼前只有“生病”的媳妇。

    周琳有点不好意思,只能小声说,“快放开我,这么多人呢。我就是不小心被口水呛了,你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这么丢人了?”

    福生这才松了一口气,周叔都交代过他了,怀着孩子可要当心,最好不要生病,因为好多药都会影响孩子。跟还没见面的孩子相比,媳妇自然更重要,不过两个都好端端的,更好不是。

    这边两个人还并肩拉手呢,那边李娘子已经哇地一声哭出来了,把手里的汤碗往福生这边一砸,骂了一声,“大骗子,大混蛋,有了媳妇怎么不早说?”说完一手拎着裙子,一手抹着眼睛跑了,连食盒都忘了带走。

    要知道蒋师傅有了媳妇孩子,她怎么还会厚着脸皮追着他跑?自己表现得这么明显了,他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吗?但凡提一句自己已经成婚了,她也不会上赶着让人看笑话了。

    听了这小娘子跑走之前喊的话,周琳也是无语了,“感情这小娘子以为你还是未婚的小伙子,才天天来献殷勤的?你怎么不早跟人家说自己成婚了,是不是还惦记着找个小的?还是说嫌弃我这个黄脸婆,看上人家年轻漂亮的小娘子了?”

    然而事实上,福生还真是没敢想这小娘子是看上自己了,他总当自己还是那个三年没说上媳妇的农家穷小子,自家媳妇愿意嫁他就烧了高香了,哪还敢自作多情往别的地方想。这回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别说李娘子已经放弃了,就算还愿意跟他,他也不会要啊。

    “我已经有这么好的媳妇了,再想别的岂不是该天打雷劈了。”不过终究是自己惹来的事儿,福生还是有点心虚,“我哪里知道她是这么想的,早知道我一开始就说自己有媳妇孩子了。以后我再也不喝羊汤了,不,羊肉也不吃了。”

    周琳这回也知道福生是无辜的了,所谓“情敌”也不战而退了,顿时放松了,听了福生的话,就笑了,“油嘴滑舌,羊肉哪里招惹你了,不吃羊肉有什么用。想让我放心,以后遇到莫名其妙套近乎献殷勤的小娘子媳妇子就躲远点,哪怕没有什么事儿,指不定哪个舌头长的就说三道四了。”然后就跟他说了村里的传言,也让他知道这次处理不当带来的麻烦,让他以后知道点避讳。

    福生这才知道媳妇这两天阴晴不定的脾气是怎么回事,只能大呼冤枉。不过,到底是谁这么多嘴多舌呢?要不是周琳对福生有信心,咋一听这传言,一惊之下,动了胎气,这肚子里的孩子能不能保住就不好说了。

    两个人越想越觉得这传播谣言的人可恨,就跟陈氏说了这事儿。陈氏直到周琳过来,才知道有这么回事,生气地说,“你嫂子让我给淘淘做几身夏衣,说是他太淘气,衣服换不过来,我就没怎么出门,还不知道有这回事。这是谁嘴这么脏,要是我孙子有个好歹,我饶不了她!”

    虽然周琳并没有什么事儿,陈氏却没有罢休,她找了村里几个传话传得凶的,挨个找她们男人婆婆说了这事儿,趁她们羞愧,又问了是听说先说的这话。这一路顺藤摸瓜,最后居然问道了一个最不可思议的人头上。

    作者有话要说:  安利一本基友蜀地青行的《巨星种田记》,男主穿越种田,女尊背景,但生孩子的还是女人,不好女尊的小天使也可以放心食用。他同时连载的**文《住手 我是好官呐》也非常有爱,同好的小天使可以收一下。另外桂圆悄悄透露一下,这个大大可是晋江稀有动物——男作者呦,目前还是单身,大家可以放心调戏,哈哈~

    ☆、第56章 追究

    对最后问出来的结果,陈氏只觉得不敢置信, 怎么会是自家大儿媳呢。好歹是一家人, 这大儿媳平常虽然爱占小便宜, 但是也想不到她能做出这样的事来。这一个不妥, 弄掉的可是她的亲侄子一条命啊, 她怎么这么狠的心呢?不敢相信最后的结果,她又细细问了一遍,终于死心了, 这事儿就是吴氏搞出来的。

    陈氏一天都没有等, 从村里那些人问到结果后, 就直接去大儿子家找了吴春华对质。面对一脸无辜的大儿媳妇, 陈氏实在无力, “这些天福生那些闲话都是你弄出来的吧?你说你图的啥?都说家丑不外扬,你这样败坏福生的名声, 对你有啥好处?你就没想到,你弟妹知道了, 一个激动动了胎气怎么办?”

    吴春华当然不肯承认自己是成心的, “我就是在镇上看到二弟跟一个小娘子拉拉扯扯的,回来不留心说了出去, 谁知道最后会闹这么厉害啊?也不能都怪我啊。”

    她自然不是冲着福生去的, 败坏了他的名声对她一点好处也没有, 还要冒着被婆婆发现的风险。她是冲着周琳,尤其是周琳肚子的孩子去的。

    为了计划周全,她还特意挑了周琳回娘家的时间, 在那两天煽风点火,就为了让流言传得更厉害。这样等周琳回来,突然听到男人有了外心,还证据确凿的样子,要是一个激动,动了胎气,或者跟福生起了争执,那肚子里的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也找不到她头上了。

    她还特别聪明地避开了老宅那条街,就为了不让婆婆太早听到流言。为了保险,还用给淘淘做换洗的夏衣牵制着婆婆,让她那几天不要出门,省得搅和了她的打算。也算是煞费苦心了,可惜最后的结果却一点也没如她的意,她都不知道,这个弟妹怎么那么稳得住。

    陈氏只觉得难以理解,只说,“你做下这样的事儿,就没想过会有什么后果吗?还是以为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你这事儿实在不地道,要怎么处置,我说了也不算,看老二一家怎么说吧。”

    其实吴春华并不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但是弟妹家那么大的木枋就像一个诱人的胡萝卜吊在她面前,贪心已经让她拒绝去想败露后的下场。但是婆婆现在都已经知道了,还要告诉弟妹一家,那家里其他人要不了多久肯定也会知道,包括自家男人。这时她不由得庆幸蒋大这会儿没在家,不然怎么也瞒不过他的。

    想起蒋大上次的警告,吴春华这才知道怕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着陈氏的双腿苦苦哀求,“娘,您能不能不要说出去,福军会休了我的啊!二弟妹不是没事吗,我回头多送点东西就当赔罪了。求求您不要说出去,想想淘淘啊,他才三岁,要是没了娘该怎么办啊......”

    陈氏看着眼前的大儿媳妇,虽然这副样子着实可怜,但是她还是不想私自瞒下这件事,这对老二一家太不公平了。她指着吴春华痛心疾首地问,“你只想着淘淘可怜,怎么不想想你弟妹万一没了孩子,他们两口子可不可怜?我那个还没出生的小孙孙可不可怜?自家的孩子是个宝,别人家的就是路边的杂草了?”

    不管吴氏怎么痛哭流涕地哀求,陈氏还是把事情原原本本跟福生和周琳说了。周琳只觉得不可思议,她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大嫂做这件事的原因。要说对福生不满吧,这平时也没看出来啊?福生跟她也没什么过节。要说嫉妒她有了孩子,这也说不通,吴春华可生了蒋家的长孙呢,自己这胎无论男女都碍不了她的眼啊。

    不过随后知道这事儿的蒋大可对自家婆娘的小心思一清二楚,他气得忍了再忍,才把桌上的吴春华梳妆的铜镜一把拂到了地上,再三克制才没有把拳头落在她身上。无论如何,他也不是那种会打女人的男人,但是吴氏做下这样的事儿,也不能轻易绕过她。

    听着铜镜落地的动静,吴春华吓得肩膀一缩,就瘫倒在地上,生怕蒋大下一句话就要休了她,连滚带爬地过去,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哭着说,“我也不是有意的啊,我就是多嘴说了那么一句,谁知道被人传成那个样子。都怪我这张不值钱的嘴,该打,该打......”说着左右开弓照着自己的脸就是几巴掌,光听那声音,就知道这是真的下了死力了。

    蒋大也觉得心累了,每次都这样,犯了错就跪地认错,回头一个盯不住,就又折腾出点事儿,他实在是心力交瘁,“你先跟着我去跟二弟他们陪个不是吧,回来咱们再说。”

    生怕回来蒋大提起休妻的事儿,吴春华把家里的老母鸡捡大的逮了两只,又咬咬牙把新切的二斤肉带上了,也算是下了血本了,这道歉的诚意对她来说算是足足的了。

    此时周琳还在跟福生商量大嫂这事儿该怎么处理,要说也就是吴春华嘴不把门,说了一句话的事儿。虽然没有闹出什么不能收拾的场面,但是万一她心理素质差点,对福生再少点信任,肚子的孩子有个万一,她岂不是哭都没地儿去?要是追究吧,有点太计较了,要是不追究,她也咽不下这口气。

    因此,当蒋大带着吴氏过来时,面对吴氏讨好地递过来的两只鸡和肉,周琳的心情十分复杂。这还是她第一次收到大嫂送过来的东西,但她实在不想接。这次闹出的事儿,可不是两只鸡,一块肉就能抹平的。

    媳妇不接,福生自然也不会接,毕竟受到伤害最大的是自己的媳妇孩子,他心里也是满怀怨气的,觉得这个嫂子越来越没有长嫂的样子了,说话做事也太没个顾忌了。

    看周琳没有接的意思,蒋大这才为难地开了口,“弟妹,这点东西给你补补身子,都是你嫂子嘴不值钱,听风就是雨,才让村里人跟着说闲话,孩子没事儿吧?”年过二十才有了第一个孩子,蒋大其实对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喜爱,尤其是这个与他血缘如此接近的侄子。

    孩子自然没事,要是有事周琳也不会现在还这么淡定的在家坐着了,“托大嫂的福,孩子还好,没有什么事儿。”

    听着周琳带刺的话,吴春华有些担心她不肯善罢甘休,就扑通一声跪下来,砰砰磕起了头,“弟妹啊,都是嫂子糊涂,差点让你动了胎气。嫂子不是故意的,你就原谅嫂子吧......”

    周琳一看大嫂跪下就赶紧闪开,她膝盖软愿意跪,她还不愿意受呢,让她一个弟媳妇受长嫂的拜,她还怕折寿呢。躲开后,她又跟蒋大说,“你看大嫂这是做什么,大哥快扶她起来,这头我可受不起。”

    蒋大也觉得婆娘做得有点不妥当,听了就伸手去扶她,吴氏却不肯起来,只冲着周琳哭,“弟妹啊,你大人有大量,就原谅嫂子这一回吧,再没有下次了。你要是不原谅我,你大哥可就要休了我啊!可怜我才三岁的孩子,回头要是后娘过了门,不知道能活几天。就算大嫂该死,可淘淘是无辜的啊......”

    吴春华这话说到周琳心坎上了,孩子跟着后娘过的什么样的日子,再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的了。想想梅子,再想想懵懂的淘淘,她犯起了难,犹豫再三,还是接过吴氏的赔罪礼物。

    看周琳接了东西,吴氏知道这事儿是揭过了,擦了擦满脸的泪,欣喜地说,“多谢弟妹了,以后家里有什么事儿,只管跟嫂子说,只要能帮上的,我绝对没有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