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宋海成当真命不久矣,那些原本对师从烨并不信服,只是看在宋海成面子上才按捺下心思的人,当真还会效忠师从烨吗?
车里,师从烨瞧见季冠灼这幅模样,却是略微放松了些。
他并不在意其他官员究竟如何看宋海成重病一事,但对他来说,宋海成是非常重要的人。
师从烨自幼在父亲身边长大,即便师梦平对他寄予厚望,却也未尝想过日后他能荣登大典。
是以他所见所学,虽有治国之策,但并不足以支撑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他刚刚继位那两年,亏得宋海成从旁协助,才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国事。
是以从听闻消息的那一刻,他心中就涌起一阵狂澜,掀起这些年平静无波的水流下潜藏的那些伤口。
即便他再怎么冷酷无情,但重视之人将死的事实,还是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像是瞬间便被拉回褚瑜死的那日。
师从烨捏紧手心,青梅气息在周身缓缓流淌,呼吸也变得灼热滚烫。
但无处不在的木樨香气安抚了他。
他的情绪逐渐缓和下来,只看着车窗外的路。
车内外二人思绪纷杂,季冠灼倒是睡得昏天黑地。
不过,他也并未睡得太熟,龙舆停靠在丞相府外之时,季冠灼便醒了过来。
他睁开眼,坐直身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师从烨原不打算叫醒他,如今淡淡瞥他一眼,这才道:“走吧。”
师从烨在前,季冠灼紧跟其后。
二人方踏入丞相府,便被门房一路引往寝房。
刚刚靠近屋舍外沿,季冠灼便闻到了一股浓重的药味。
淡淡的血腥气与药味混在一处,极难辨别。
寝房门被推开,瞧见师从烨,太医孙国辅急忙站起身来,撩起衣袍便要下跪:“微臣……”
话还未尝说完,师从烨便伸手阻住他的动作:“免礼,丞相的情况究竟如何了?”
孙国辅垂下眼,指尖被药液染得乌黑,他却像是浑然不觉似得,苍老的脸上写满忧心:“丞相大人沉疴难治,如今只能用滋补的方子勉强吊着性命。即便如此,恐怕也……”
他也是前朝旧人,算来也与宋海成共事多年,眼瞧着这位老朋友病入膏肓,心中又如何不难受?
师从烨未尝再说话,只是绕过孙国辅,朝内室走去。
药味浓重得几乎令人作呕,内室弥漫着一股死气。
厚重的床帘拢着,密不透风,隐约的血腥味从其中传来,让人不由眉头微皱。
婢女守在床边,听到脚步声,急忙擦干脸上泪珠,这才起来见礼。
厚重的床幔后,传来宋海成虚弱又沙哑的声音:“可是皇上亲自来看老臣了?”
第57章 方剂
话音刚落, 他便重重地咳嗽起来。
那咳嗽声震天骇地,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自口中咳出。
侍女担忧地拉开帘子,用帕子轻轻擦去宋海成嘴边咳出的血丝。
这两日一直都是如此, 宋海成大部分时间都在药物的作用下昏沉入睡。偶尔醒来,说不了两句话,便咳得惊天动地。
师从烨大步走到床前,一眼便瞧见那沾染血丝的帕子,瞳孔不由得轻微颤动几下, 这才看向宋海成:“是我回来迟了。”
他薄唇微抿,低头看向宋海成, 脸上的表情淡淡, 似乎并未受到此事影响。
宋海成抬手, 挥退在一旁服侍的侍女。
“老臣如今身子骨已经不行了,未能下床迎接皇上,还请皇上恕罪。”他苍老干枯的脸上闪过一抹无奈,这才道, “皇上也不必忧心,一切自有命数。老臣身为昭明旧臣,原就合该随旧朝而去。是先帝垂怜,才有我效忠沧月的机会。”
他实在太过虚弱,说上几句话, 便要歇上许久。
侍女不忍, 本要劝说, 却被宋海成一个眼神斥退。
“丞相,您不必再说, 会没事的。”师从烨张口,干巴巴地安慰道。
宋海成露出近乎衰败的笑容:“皇上不必安抚老臣, 我身子如何,我再清楚不过。如今我大限将至,皇上若是再不愿听我这个老东西说几句,日后恐怕再没什么机会了。”
他说得诚恳,师从烨再说不出什么阻止的话来,只能沉默地看着他。
宋海成又瞧了一眼季冠灼,欣慰笑道:“我为臣子几十年,虽有报国之心。但起初未能遇上明主,后又太过因循守旧,早已无法胜任丞相之位。若非沧月未能另得贤才,我又如何能一直霸着丞相之位不放?如今皇上得圣才,该当好好利用才是。这丞相之位,合该让更适合的人来做。”
说着,他朝季冠灼招招手。
季冠灼从师从烨身后挪到床前,瞧着宋海成憔悴的模样,不由得鼻头一酸。
史书上,关于宋海成之死,只有寥寥几字。
只说他因病亡故,视为国丧。但季冠灼没想过,亲眼见证宋海成之死,居然会令他这般难过。
宋海成抬起手,轻轻抓住季冠灼垂在身侧的手。
他的手干燥而又温暖,又伸出另一只手去握师从烨的手。
最后,宋海成格外艰难地将季冠灼和师从烨的手叠在一处。
“季大人,你虽然年轻,但头脑灵活。日后有你辅佐,皇上一定能将沧月治理得更好。还希望季大人多费些心力。我便将皇上托付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