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b3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日月长明 > 第320章
    潘吉不放心让他一人涉险,忍不住道:“既如此,不如让弟兄们先带景公子走,属下留下,也好有个助力。”

    高炎定道:“不必,你们快走!”

    潘吉无法,只好带着明景宸一同纵入夜色之中。

    很快,火光伴着嘈杂人声逼近,将整做楼阁外围照得亮如白昼。高炎定隐在窗后窥视这帮士兵,果然如潘吉所言的那样,正是禁军的人。

    那夜因偶遇帝京的信使提前截获了本要送到北地交给自己的信,让他识破了明琬琰的阴谋,不想仍就迟了一步,教对方给跑了。

    他心知明景宸定然还在帝京,而明琬琰离开后必定也只有帝京一处去路,此次他针对自己的阴谋未成,必然不会轻易罢休。

    向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此人若是针对自己也就罢了,就怕他转头又去对付身在帝京的明景宸。

    高炎定心急如焚,日夜兼程,差点跑死了两匹马才赶到帝京。宫里有他安排的眼线,不过稍作打听就得知天授帝不在宫内,于是他才会带人夜闯揽仙台。

    只是他未料到天授帝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性命垂危,同时也低估了明琬琰的胆量和疯狂,此人竟有本事调动羽林卫和禁军的人,伙同朝中重臣打算夺权。

    天授帝一准儿活不过今夜。

    若错过了今晚,有些话恐怕就要永远埋在心底了。

    高炎定并不甘心,所以即便清楚自己是在冒险,他也得设法去见天授帝一面。

    禁军的人正在周围四处搜寻,但凡见到个人,不论是宫人还是道士,通通驱赶到一处集中看押起来,以免有人将消息走漏出去。很快便有人带头闯进了楼阁,一层层地搜索确保此处无漏网之鱼。

    高炎定先他们一步从窗口掠出,双手一攀,凌空一个上翻便跃上了屋脊,他记性绝佳,依照方才来时的路很快找到了天授帝的寝居。

    此时寝居外刀光剑影,厮杀不断。原先随扈天授帝来到揽仙台的羽林卫见到同僚攻上来时便阵脚大乱,敌军在人数上就占尽了优势,且这次行动虽有些仓促,却也杀得揽仙台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敌方愈战愈勇,随扈的羽林卫且战且退,将士们死伤无数,很快残部就被对方呈包围之势一路驱赶到了天授帝寝居外。

    趁双方交战正酣的当口,高炎定轻而易潜入其中,他身手敏捷利落,加之此刻人心惶惶,各人都无暇他顾,也就无人察觉到他了。

    天授帝的寝殿静悄悄的,那些宫人见有人逼宫,慌张得四处奔逃,导致无人顾得上老皇帝的死活,留他一人孤零零地躺在龙榻上苟延残喘。

    天授帝神智昏昏,忽感觉有片阴影兜头罩下,便慢慢撩开眼皮子打量。

    高炎定见他目光浑浊,整个人如同一条半死不活的鱼,面色青白,死气沉沉,随时都能一命呜呼,与当日那个穿着龙袍、头戴冠冕并用阴恻恻目光打量自己的天子判若两人。

    天授帝果然真的要死了。

    为了让对方看清自己,高炎定往前走了两步并摘下了蒙面,英俊的面庞在灯火下半明半昧,却无损其龙章凤姿之态。

    天授帝眼珠子骨碌碌地转,良久才认出高炎定来,他面上惊惧交加,使得五官扭曲在一块儿,愈发古怪可怕,“……是……是你!!!”

    天授帝抬起一根手指指着高炎定,“你……你……”高炎定常年驻守北地,加之老皇帝对他的苛刻和防备,平日里无诏是不允许像他这样权势滔天的藩王随意离开封地的。他乍然出现在面前,怎能不让人惊惧?

    高炎定清楚他的恐惧和怒意从何而来,然而一个奄奄一息的老皇帝又有什么值得自己顾虑的?他笑道:“陛下既然还认得本王,倒是省了本王好一番口舌了。”

    天授帝戒备地望着他,“你……你这逆贼……你……来人——来人——”老皇帝以为高炎定出现在此地是为了刺杀自己,惜命的他立刻就要招人来护驾。

    高炎定觉得有些好笑,神情也就变得愈发玩味起来,“陛下还是省点气力,如今此处只有你我二人,你叫得再大声,除了本王也无人听得到。”

    天授帝不信,仍梗着脖子唤人,可不论是心腹秦太监还是羽林卫将领,始终无人出现,见此死到临头的老皇帝竟开始高声喊起明景宸来。

    高炎定乍闻那声“小皇叔”时起初没立刻反应过来,脑筋转了一圈才想起这“小皇叔”代指何人,不禁气笑了。

    “陛下是在唤景宸么?”高炎定俯下身,轻声轻语地道,“可惜,景宸也不在这儿,但凡你活着,他再不会出现在你跟前,你是甭想再见到他了。”

    天授帝目眦欲裂,胸膛剧烈起伏,连喘气声都比刚才粗重了许多。

    高炎定笑道:“陛下不必害怕,本王此番不是为要你的性命,不过是看在景宸的面子上特意前来感谢你的成人之美。若无陛下当年刻薄寡恩之下的那杯鸩酒,本王即便是上穷碧落下赴黄泉也无缘和景宸相识。若无陛下如今的倒行逆施、荒淫无度,景宸也不会心甘情愿与本王走。细细想来,陛下算得上是本王与景宸的媒人。可惜当日本王尚不知晓内情,倒是无缘请陛下喝上一杯喜酒了,着实可惜。”

    他嘴上说着可惜,目光却冷冰冰的,笑意并不达眼底,让人遍体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