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b3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靖难刚成功,老朱复活了?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皇权与统治阶级,明朝皇帝的无奈
    汤和闻言神情一僵,脸上露出一抹苦涩,道:“陛下,你终究还是知道了。”

    他也想过,朱元璋活着的事情,早晚会被朱允熥知道,毕竟现在整个应天府都在朱允熥的掌控之中,但他没想到,这一天竟然来的这么快。

    “果然是这样,汤爷爷你早就知道皇爷爷没死。”朱允熥耸耸肩。

    眼前的结果,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汤和抬头看向朱允熥,眼神迟疑,道:“陛下,你打算如何对待太祖?”

    朱允熥知道了朱元璋还活着不重要,重要的是朱允熥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朱元璋。

    他心中清楚,现在的朱元璋,已经改变了当初的态度。

    但是,现在态度改变,并不能弥补当初犯下的错误,朱元璋在对待朱允熥上面,可算不上有多么的好。

    他有些担心,朱允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别担心,我不会杀了皇爷爷的,更不会囚禁他,不仅如此,我还会好好的对待他!”朱允熥满脸的微笑。

    “嗯?”汤和神情一怔,目光有些愕然。

    好好对待朱元璋?

    就当初朱元璋干的那些事情,朱允熥会好好的对待朱元璋?

    这话他怎么那么不信呢!

    别人就不说了,反正他若是遇到朱允熥的经历,那心中绝对是要憋着一口恶气的。

    虽然朱允熥现在满脸的微笑,但是,这笑容怎么看,怎么感觉有点冷。

    忽然,汤和脸上的神情一僵,心中反应了过来:“不对,允熥皇孙说的这是反话,他不让陛下死,不囚禁陛下,那是因为他现在坐上了皇位,陛下已经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这样的情况下,陛下活着,允熥皇孙心中的恶气才能够完美的得到发泄。”

    想到这里,汤和的心中不由的一阵苦笑。

    不过,同时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暗道:“陛下,这都是你种下的因果,之前你不是说没有办法弥补了吗?现在好像有了那么一种办法。”

    他并未去劝说朱允熥什么,因为他知道即便是劝了,朱允熥也根本不会听得进去。

    甚至,若是劝的朱允熥烦了,说不定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总而言之,他对现在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朱允熥并没有被愤怒冲昏理智,虽然他会发泄心中的怒火,但并不是直接砍了朱元璋的脑袋。

    只要不是直接将朱元璋给杀了,那就问题不是很大。

    至于朱元璋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不会那么好过,但是,作为外人他的感觉并不一定就是对的,说不定朱元璋会很高兴呢?

    毕竟,他有了一个弥补自身错误的机会。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挺好的!

    汤和稳了稳心神,道:“陛下,有件事我需要告诉你,与太祖有关。”

    朱允熥看向汤和,道:“说!”

    汤和道:“其实,当初我前往凤阳,并不是奉了太子妃的命令,也不是奉了允炆皇孙的命令,而是太祖让我去的。”

    “皇爷爷?他让你去凤阳干什么?”朱允熥闻言一愣,眼神有些不解。

    汤和平静道:“为了救你一命。”

    “救我一命?”朱允熥神情一怔,皱眉一阵沉思,最后笑道:“这倒是符合皇爷爷的性格,虽然我造反了,但我毕竟是朱家的血脉对吧?或许,还有一丝丝我父王的原因在其中?”

    历朝历代,就没有朱元璋这么重视亲情的皇帝。

    汉武帝、唐太宗,哪一个不是雄才大略?

    但是,如果让一个人选择,是穿越成汉武帝、唐太宗的儿子,还是朱元璋的儿子,大概率很多人都会选择朱元璋。

    无他,朱元璋这个人,太护犊子了!

    汉武帝、唐太宗的太子刘据、李承乾,一个被杀,一个被废,再看看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特喵还没坐上皇位呢,早早就在东宫组建起了班底,明目张胆的开始参与朝政,并且这一切还是老朱亲自帮忙组建的。

    就很离谱。

    朱元璋极其贪权,为了丞相手中的那一点权利,苦苦思索,废寝忘食,最终硬是将丞相制度给废掉了。

    但是,他在面对儿子们的时候,那权力简直不要太松,就疯狂的硬给。

    太子朱标最受看重,得到的优待最好,其他儿子也一个不落,封王,权利全都拉满。

    老朱这人,当他的儿子,有好处他是真分享,一点都不扣。

    纵观历史,能够大一统的王朝,有一个算一个,像朱元璋这样的皇帝,可以说一个没有。

    将护犊子演绎到了极致,明目张胆的帮亲不忙里。

    该说不说,当老朱的亲人,那真的是挺爽的,美滋滋。

    刚刚穿越而来的时候,朱允熥也是美滋滋的。

    但是,很快他就被老朱给干了,然后就不嘻嘻了。

    今时不同往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当初老朱仗着自己是皇帝欺幼,现在别怪他朱允熥坐了皇位压老!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因就有果!

    汤和没有接朱允熥的话,他只是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至于朱允熥最后如何去选择,那不是他应该考虑的事情。

    “呼”朱允熥长呼一口气,道:皇爷爷还活着的事情,除了你之外,还有谁知道?”

    “耿炳文、郭英两人也知道,别的还有谁知道,我就不清楚了。”汤和道。

    朱允熥点点头,道:“行,汤爷爷你先下去吧。”

    “是,陛下!”汤和点点头,转身迈步离开,走了两步,他又停了下来,转过身对着朱允熥道:“陛下,太祖现在已经知道错了。”

    说完,他没有再做停留,转身迈步离开了。

    朱允熥面色平静,一阵沉默,而后面上露出一抹微笑:“现在才知道错了,不觉得有点晚了吗?”

    迟来的深情比草贱。

    若是他还被关在凤阳高墙的时候,朱元璋知道错了,将他放出来的话,或许他能承情。

    但是现在已经晚了!

    “陛下,燕王求见!”马三宝走了过来。

    “四叔?”朱允熥一愣,摇了摇头:“来的是真巧啊!”

    想了想,摆摆手道:“将人带过来吧!”

    “是,陛下!”马三宝点点头,转身迈步离开。

    片刻之后。

    朱棣来到朱允熥面前,弯身行礼:“参见陛下!”

    “四叔,无需多礼,起来吧!”朱允熥摆摆手。

    “谢陛下!”朱棣神情十分恭敬,并没有觉得自己是朱允熥的叔叔,便过于放肆。

    君臣有别。

    他是叔叔,但也是臣子。

    朱允熥没有多说什么,多一些畏惧也好,省的将来惹出什么麻烦呢,朱棣可不是什么安分的人。

    “四叔,你找我什么事情?”朱允熥问道。

    “陛下,臣有一事不太懂,想要请陛下解惑。”朱棣道。

    朱允熥盯着朱棣看了看,道:“废除士绅优待一事?”

    “是的!”朱棣点点头,眼神疑惑:“陛下,你为何要如此着急的将士绅优待给废除呢?”

    与其他人不同,他看出了朱允熥在废除士绅优待上面的急切,这让他心中十分的不解。

    他也仔细的想过了,士绅优待虽然有一些不妥的地方,但是相较那一点点的小问题,好处要大太多了。

    所以,他十分疑惑,不明白朱允熥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很简单,士绅优待的缺陷很大。”朱允熥道,他并没有隐瞒。

    将大明和统治阶层绑定在一起,办法有很多。

    士绅优待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种办法有着很大的缺陷。

    历史答案已经非常清楚了。

    士绅优待若是实行下去,只会有一个情况出现,皇权逐渐一步步的被架空,对于大明而言,这或许没什么,毕竟这个天下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朱家的江山。

    但是,对于做皇帝的朱家人,就不是那么友好了。

    事情看起来似乎非常绕。

    但只要捋清其中的关系,就感觉很清楚了。

    很多人提到历史朝代的时候,喜欢在前面冠以姓氏,比如说刘汉、李唐、赵宋、朱明。

    在很多人的眼中,皇权和王朝是绑定在一起的,这个逻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真实操作运转一个王朝,需要一个个人去真真切切的管理。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朱家的江山,但管理人员却是朝臣,是底层的官绅、小吏,而他们就是大明的统治阶级。

    人是复杂的,他们有着各自的人情往来,利益牵扯。

    世上大公无私的人,终究是凤毛麟角,也正是因此,每当出现的时候,都会被大肆书写。

    用一个简单的逻辑去阐述皇权和统治阶级的关系。

    大明是朱家的,但他们只是大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封建王朝,皇帝并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除非这个皇帝是昏君、暴君。

    否则,皇权是需要协调的,是受到一定遏制的。

    当然,若是皇帝的能力比较强的话,大多数的情况下,意愿都能够得到顺利的执行。

    比如说朱元璋、朱棣,他们两个能力绝对是毋庸置疑,他们想做的事情,即便是有人反对,最后还是能够做成。

    但是,他们有些时候也是需要妥协。

    比如说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他也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不能直接一言就将丞相制度废除。

    这还是能力强的情况下,若是能力不强,就更坏事了。

    大明后期皇帝一个个年纪轻轻就死了,真的是因为疾病?

    若真是因为疾病的话,那些能力强的皇帝怎么能多活一段时间?那些藩王怎么一个个都那么长寿?

    说白了,士绅的统治力量太强了,他们架空了皇帝的权利。

    这句话可不是空口白话瞎说,而是有史为证,时隔不知道多少岁月,在皇权至上的年代,竟然出现了名臣时代,这就将一切彰显的淋漓尽致。

    什么是名臣时代?

    历史上,有能力的大臣多了去了,怎么就大明出现了名臣时代?

    说白了,大明后期的时候,皇帝的权利,已经被大臣给搜刮走了。

    有了权利的加持,名臣时代出现也就变的非常正常了。

    若是权利依旧在皇帝手中,那就没有什么名臣时代了,而是某某中兴!

    比如汉朝的昭宣中兴、唐朝的元和中兴、再不济还有宋朝的南宋,但是,大明呢?

    大明的中兴???

    大明没有中兴!

    即便是出现了有能力的皇帝,但因为要动士绅们的利益,往往刚刚冒头,便会被无情的按死。

    皇帝怎么了?皇帝也得死!

    皇权和臣权,就好像是一个天枰,你这边多一点,他那边就少一点。

    臣子习惯了大权在握,并且已经根深蒂固。

    咋滴?你皇帝想要掌权?门都没有!

    细看大明历史,其实大明后期的皇帝,日子过得其实挺惨的,比任何朝代的皇帝都要惨。

    这就导致,大明出现了很多在常人看来十分奇葩的皇帝,什么蟋蟀皇帝啦,什么修仙皇帝啦,什么木匠皇帝啦等等。

    咋滴,大明盛产奇葩对吧?

    基因不行?

    朱元璋,乞丐出身,唯一以南伐北成功的皇帝。

    朱棣,战争狂人,唯一封狼居胥的皇帝。

    这两人的基因你说不行?

    别自欺欺人了,大明奇葩皇帝之所以多,就是权利没了,然后,这些皇帝直接就选择摆烂了。

    当然,他们的摆烂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因为他们要是不摆烂的话,可能就会被弄死。

    摆烂就很爽了,朝中大臣们斗得你死我活,但是,他们都得需要哄着皇帝。

    这种情况,能怎么办嘛?

    “缺陷?什么缺陷?”朱棣疑惑道。

    来找朱允熥之前,他先是找姚广孝聊了聊,两人隐约能猜到,朱允熥废除士绅优待,可能是这个措施有些不妥。

    但是,具体哪里不妥,他们却不知道。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士绅不交税、不纳粮,这个优待短时间内,能够刺激读书的风气,但是久了呢?”

    “时间久了,咱们大明存在的越久,不交税、不纳粮的人就越多,五十年、一百年,四叔你猜猜看,到时候朝廷的税收比起现在,能够减低多少呢?”

    “再比如,一人考中,好有亲朋全将田地置于考中之人名下,以此偷税漏税,朝廷税收每年又要少收多少呢?”

    “又或者,若是有人贪婪成型,仗着自己拥有权势,忽悠普通的百姓,以帮助他们躲避朝廷税收的名义,让他们将自己的田地置于自己名下,事后直接翻脸不认人,能够导致多少百姓遭难呢?”

    朱允熥面色平静,接连说了三个问题。

    “这”朱棣神情惊恐,面色隐隐有些发白。

    朱允熥提的三个点,一个比一个严重,最后他想到若是事情发展到朱允熥口中的那种情况,他应该怎么办,最终发现一点办法没有。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将士绅优待给废除。

    但是,到时候再废除士绅优待的话,难度比起现在,不知道要难了多少倍,而且,到时候祸患已经养成,即便是废除了士绅优待的话,也已经为时已晚了。

    说不定,到时候动士绅优待,还会惹出更大的乱子出来。

    因为,士绅优待的获利者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整个大明的统治阶级,他们已经与大明绑在一起。

    动他们,轻则在位的皇帝死亡,重则大明的国本动摇。

    “陛下,这士绅优待,确实应该要废除,问题实在是太大了。”朱棣面色凝重,心中对朱允熥充满了佩服。

    别的不说,这些隐患他根本就没有看到,单从眼光上来说,朱允熥就要比他强。

    “怎么,四叔你这就被吓到了?”朱允熥满脸微笑。

    朱棣点点头,道:“有点被吓到了。”

    “呵呵!”朱允熥笑了笑,道:“如果我说,士绅优待还有更大的危害呢?”

    “啊?还有更大的危害?”朱棣麻了。

    他没有想到,在他眼中感觉还不错的士绅优待,问题竟然如此的严重。

    “呼”朱棣深吸一口气,道:“陛下,你说说看,还有什么更深的问题?”

    在他看来,刚刚朱允熥说的问题,就已经足够严重了。

    还有更深的问题,他有点不敢想象。

    “四叔,科举制虽然看似人人都能考,但是你觉得是普通百姓能够考中的几率更大,还是寒门子弟考中的几率更大?亦或者是高门贵第的子孙考中的几率更大?”朱允熥轻声道。

    朱棣神情一怔,道:“当然是高门子弟!”

    普通百姓、寒门子弟、高门贵第的子孙,三者起步点就不同,而且,有时候科考并不一定全靠实力,还要讲究人情往来。

    比如说首辅的子孙去科考,那绝对是闭着眼都能过,甚至,嫡孙的话不是状元、榜眼、探花等,人家都不稀罕。

    “陛下,这有什么问题吗?”朱棣心中疑惑。

    朱允熥刚刚说的十分严重,他还以为有多么恐怖呢,结果感觉也就很一般,甚至,比之前朱允熥说的那三点,还要不如许多。

    虽然说,让普通百姓、寒门子弟、高门贵第一起比试,这有点不公平,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世上哪有绝对的公平呢。

    “四叔,你还是没明白啊。”朱允熥摇摇头,面上露出一抹苦笑。

    朱棣眼神不解,看向朱允熥。

    朱允熥长呼一口气,道:“四叔,你想想看,士绅优待,不交税、不纳粮,那些高门贵第一直中举,时间久了,会怎么样呢?”

    朱棣神情一怔,皱眉陷入了沉思。

    朱允熥面色平静,静静的等着,没有催促朱棣。

    好歹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帝,他都已经提醒的这么明显了,不可能还搞不清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