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b3小说网 > >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 第400章
    宋声点点头道:“是我。”

    “哎呀宋老爷,恭喜恭喜,您这次不仅高中了举人,还是头名呢!”

    喜差虽然身上穿着衙门的官服,但这次跟平日里可不相同,态度热情亲昵,张口就是吉祥话,跟平日里板着脸训人的两个完全不同。

    “这是您这次中举的名帖,您看看。”

    宋声接过名帖,这名帖做的还十分精致,大红色的透着喜气,上面有烫金花纹,打开一看,里面写着景帝三十九年秋,华阳道凤坪村宋家村人士宋声,举人,排名,一。

    第一名,让宋声有些意外。虽然他考完之后对于这次考试有把握能考中,但并没有把握能考到前几名。

    没想到竟然点了个头名,可能是最后写的策论给的分较高。

    陆清看相公看了名帖,确认无误了,站在一旁说道:“两位官爷辛苦了,天气热,不如进来坐坐喝杯凉茶。”

    两个喜差拒绝了,说道:“不用了,等会儿还要去给别的人报喜,时间不能耽误了。”

    其实他们也没必要这么早过来的,毕竟这会儿榜案才刚张贴出来。

    但宋声可不一样,人家考了这次的案首,他们俩腿脚要不快一点,这过来报喜的事儿就被别人抢先了。

    谁都想沾一沾这个举人头名的喜气,要知道虽然这考试地点在他们宛平府城,但是这举人头名可不一定会出在他们府城。

    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能够沾沾喜气,他们自然积极。

    宋声知道了自己的名次,又问了一下两个喜差,“不知官爷等会儿要去哪里报喜?”

    宋声在府城里读书读得久,也想打听一下书院里他的那些好友有哪些是考中了的。

    喜差道:“说来也巧,还有一个也在你们乔家巷,就离你们这儿不远,我们这就准备过去了。”

    宋声听完之后却不知道官差说的是哪个了,他们乔家巷住着的秀才公还挺多的,像是盛博文,张俞思,大概有五六个他所认识的,都住在这一片。

    陆清站着他们两个说话的时候进屋去了,这会儿出来拿了一个荷包,里头装了一包铜板,拿着还挺沉的。

    “官爷,辛苦跑这一趟了,这点钱你们拿去买酒喝,也沾沾喜气。”

    这就是喜差们来报喜的好处了,这一趟也不是白跑的,可是有喜钱能领的。

    陆清也只是听人提起过如果高中了遇到喜差来报喜要给赏钱。可他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压根不知道包多少铜板合适,干脆拿了一个荷包,把里头塞得鼓鼓的。

    外头这么多人瞧着,给的少了总归不体面。

    他没拿银子,用铜板装了一个荷包,这样看起来沉甸甸的拿着也好看。

    喜差结果这包沉甸甸的喜钱,脸上的笑容更大了。

    还是人家宋老爷的夫郎懂事,不愧是举人夫郎,比别的人家大方多了,怪不得人家能当举人夫郎。

    陆清也没想到相公一下子考了个头名,所以也没时间准备红布巾包喜钱,感觉就拿了个荷包上去顶数了。

    给完喜钱之后,陆清又忙着回屋去给两个官差倒水。

    官差见状说不用了,夸完宋声之后又把陆清夸了一遍,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说了一堆吉祥话之后走了。

    报喜的喜差们一走,宋声这个小院子门口立刻炸开了锅。

    宋声中举了!还是头名!这可不得了啊,就算是放在他们整个乔家巷那也是头一份的!

    宋声年纪才多大啊,如今也不过二十三四,年纪轻轻就能高中举人,太了不起了!

    之前隔壁的高婶子看陆清是个夫郎,成婚几年一直没孩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心里还是有些瞧不起的。

    现在可不一样了,人家嫁了个有本事的相公!如今摇身一变成举人夫郎了!

    没看刚才两个喜差在宋声面前都点头哈腰的,那可是衙门的官差,人家是官,他们是民,从这一刻起,高婶子才算是深刻意识到了他们两家之间的差距。

    陆清本来拉着宋声一大早出门是要看榜的,这下可好了,压根不用过去看了,省得跑这一趟了。

    陆清这会儿高兴的眉眼弯弯,上扬的嘴角一直没下来过。

    如今巷子里有大部分的人都经常到他们家来吃麻辣烫,跟陆清也算是熟识了。这会儿纷纷过来上前道喜,陆清只得挨个回过去。

    宋声他们的这个小院儿从早上开始一直到晚上,就不断的有人过来道喜。毕竟人家以后是举人老爷了,有点眼力,价格都知道上来说两句好话巴结巴结,没准以后就有事儿求到人家跟前儿了呢。

    宋声在喜差走了之后,一直留意着他们去了哪家。

    今天一天过去,他也知晓了盛博文考中了的事。

    不过不是他发现的,而是盛博文来他家道喜了。

    盛博文是跟南哥儿一块过来的,看南哥儿脸上露着喜意,宋声就猜到了盛博文肯定也考中了。

    盛博文道:“宋兄,恭喜恭喜,你可是头名呀!没想到竟然出在了咱们班上,真是与有荣焉!”

    “我也没想到,听说盛兄也考中了,同喜同喜。”

    金榜题名是人生四大乐事之一,如今虽然还没有参加春闱,但能考上举人,已经算是成功一大步了,怎能不令人高兴。

    盛博文自是十分欣喜,他谦虚道:“不才,考了五十八名。勉强凑合,也算是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