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b3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569节
    “谢什么?只要你是为华夏、为社稷,就放心大胆的去做,无需多虑,朕岂是心胸狭窄的雄猜之人?”李跃笑道。

    “是!”

    经历此事,一转眼,秋天就到了。

    跟往年一样,草原诸部仿佛苍蝇一般又来了。

    即便没有拓跋什翼健鼓动,这些部落也像苍蝇一样挥之不去。

    似乎南下劫掠已经刻进他们的骨子里,成了习俗。

    西域慕容垂亲自领兵,率一万精骑挺进草原。

    辽东一支由三千精骑、五千部曲、八千义从组成的大军,穿过大鲜卑山,攻打姑衍山,此战鹿勃早为主将,李傥率五千骑为先锋。

    紧接着,高云八千步骑出并州,谢玄一万三千南军出幽州。

    徐成率一万黑云骁骑出凉州。

    秦国距离太远,但算算时间,应该也出兵了。

    此次大战,并非只对付一个代国,而是对整个草原的反击,将草原梳理一遍。

    南面,周、虞、顾、沈、贺等吴会豪强合军两万七千南下广州。

    整个朝堂心思都在漠北之战上。

    谁都知道,代国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李跃在洛阳静静等待着消息,这一战大梁名将尽出。

    最先传回捷报的是谢玄,连破高车、敕勒等部,斩杀三千余众,俘虏一万七千余,牛羊近十万。

    接着是鹿勃早,直奔姑衍山,击溃代国主力,还缴获拓跋什翼健牙纛、金帐。

    徐成、高云二部也颇有收获,将漠南诸部狠狠清扫了一遍。

    代国内部有细作,也不用担心迷路。

    出征梁军之中,有大量乌桓、匈奴、鲜卑、羌氐士卒,熟悉草原气候、风土、路径,让代国无处藏匿。

    慕容垂直接杀到了金山。

    秦彪、糜进则对中亚草原上的部落来了一次清洗……

    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对草原完全是碾压,可何况李跃还是提前布局,准备多年。

    越来越多的俘虏、牲畜从草原送回。

    但让李跃郁闷的是,始终没有逮到拓跋什翼健。

    这厮在大战一开始的时候,见形势不妙,从姑衍山退到了北海。

    杨略情报上说,拓跋什翼健准备诱敌深入,吸引梁军北上,等到风雪降临,梁军自己就会冻死,接着他们就会反击。

    还别说,谢玄和鹿勃早两支人马真追了上去。

    大战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天气也在渐渐转冷之中。

    这一次若不能彻底剿灭拓跋什翼健,下一次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十几天后,草原上柔然、契骨遣使而来,自称愿意协助大梁攻击拓跋什翼健,只求李跃将漠北、北海册封给他们就行。

    “今日册封了,明日就会再崛起一个代国,这些人都不可靠!”

    如果在大战未起时,他们派使者来,李跃或许会考虑一二。

    如今拓跋什翼健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这些势力就来捡现成的,说是协助大梁,实则是想吞并拓跋什翼健,壮大自己。

    有了中原王朝的册封,他们在草原上就有了正统性。

    国之神器,不可轻易予人。

    “不如令谢玄、鹿勃早二军回返,让他们自相残杀,明年再出征。”李俭建议道。

    “明年漠北就不冷了吗?至于前线能不能打,谢玄是名将,鹿勃早是宿将,自有决断,后方最好不要干涉前方将领如何打。”

    形势一年一变,明年未必能发动如此规模的大军。

    柔然、契骨也不是吃素的。

    这一战就是打给他们,以及整个草原看的。

    李俭点头,“父皇所言极是。”

    李跃隐隐感觉代国只差最后一口气了,代国也一定要剿灭!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第七百六十二章 风

    乌沉的天空仿佛压在草原之上,狂风刀一般扫过,战马发出一声声的嘶鸣。

    “将军,今日又有三人掉队。”毛安之冻的牙齿都在打颤。

    这还没有下雪,只是刮风。

    作为南方人,能走到此地而不崩溃,除了士卒们的意志,另一原因便是梁国后勤保障颇为完备。

    每名士卒一件羊裘,盔甲里面也添加了鸭绒雉羽。

    每人还能分到一条狼皮褥子、十斤劣酒,以及防冻的猪油。

    “不必担心,后方自有斥候和民夫救治他们。”谢玄也被冻的够呛,在江东长大的他,从未经受过如此严寒。

    毛虎生策马上前,“拓跋什翼健在北海以逸待劳,我军纵然追上去,只怕也会陷入重围,而且越往北越冷,将士们战力不足寻常一半。”

    谢玄嘴中呵开一团白气,“我岂不知天寒?但我军已经至此,难道半途而废不成?将士们虽然疲惫,然士气可用,拓跋什翼健自以为居于北地高枕无忧,我军猝然杀至,其军心必定大乱。”

    有灭国之功加身,谢家不仅可以在大梁站稳脚跟,还能成为军功世家,地位无可动摇。

    为了复兴谢家,谢玄刀山火海都要闯下去。

    “只怕……敌军军心未乱,我军军心先乱!”毛虎生低声道。

    望着周围将领的神色,谢玄忽然减缓马速,身后骑兵也渐渐减速,最终停下。

    寒风依旧在呼啸,旌旗猎猎作响。

    “愿继续北上者留下,不愿者可去!”谢玄大声道。

    身边亲卫重复一句。

    士卒们都眼睁睁的望着他。

    谢玄一脸温和,“人各有志,尔等亦有父母妻儿,本将绝不勉强。”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还是有两三千人走出。

    连毛虎生都站在一边,“将军恕罪,我……”

    “无需多言。”谢玄并没有为难这些人,目光扫过士卒,“还有没有?本将只需要勇往直前敢死之士,不需心怀犹疑者。”

    又有一千多人驱马走了出来,一万三千的人马,只剩八千左右。

    不过留下来的人全都一脸坚决之色。

    “既然留下来,就当一往无前,奋勇杀敌,本将与尔等同生共死!”谢玄举起长剑,鲜红的披风在寒风乱抖。

    “杀、杀、杀!”士卒的回应简单而热烈。

    北府军原本就是他创立的,这些人跟着他同生共死多年,早已情同手足。

    战马人立而起,激射而出,谢玄向北挥剑,引亢高歌,“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身后披风宛然一团烈焰,在昏沉的天地间尤为显眼。

    士卒们虽然听不懂赋词,却能听懂其中的慷慨激昂。

    哒、哒、哒……

    无数马蹄践踏在地面,犹如奔雷,向北方冲去。

    毛虎生与四千余士卒站在原地,忽然满脸羞愧之色,默默望着骑兵身影消失在昏沉的天地之间……

    谢玄没有回头,也没兴趣关心那些士卒在想什么,“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每个字抖砸在天地之间。

    尽管声音很快就嘶哑,胸中的那团火焰却越烧越旺。

    “鲜卑人乌合之众,建功立业就在今日!”桓石虔挥舞着长槊前前后后鼓励士气。

    狂风也在嘶吼,很快天上飘下雪花。

    眨眼之间,纷纷扬扬洒遍大地。

    “离北海还有多远?”谢玄询问身边的鲜卑人向导。

    向导从马镫上站起,眺望前方,“回禀将军,还有八十里!”

    “天助我也,此雪可掩盖我等踪迹,杀拓跋什翼健一个措手不及。”谢玄仰头大笑,“传令,寻个山谷暂避风雪,休整三个时辰,所有斥候、游骑出动,打探拓跋什翼健踪迹。”

    “领命!”

    四五百骑从骑兵中分出,各自结队,向四面行去。

    避风的山谷并不难找,行不到数里,便寻到一处谷地。

    不过刚休息没一个时辰,就听到西面传来轰鸣的马蹄声。

    “西面,两万余战马!”桓石虔脸色一变,只听声音就能大致判断出战马数量。

    在漠北腹地遇见其他骑兵并不是一件好事。

    两万余战马,骑兵规模当在万人以上。

    此地部落众多,鲜卑人、柔然人、高车人、敕勒人等等。

    谢玄将斥候派往北面,反而忽视了来自其他方向的危险。

    “将军?”众将望着谢玄。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