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b3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290节
    “敌军不过一具空壳,击破此垒,便可大胜!”紫脸大汉刘牢之提着大斧,振臂而呼。

    身边的诸葛侃、何谦、高衡也吼了起来,“博取军功,就在今日!”

    十七八岁的年纪,自然不惧生死。

    梁国说到做到,立多大功,受多大赏,这对关东勇力之士有巨大诱惑。

    千里迢迢的参加武举,不就是为了今日?

    而他们被选上,也是凭借实实在在的武勇。

    盾牌护着他们冲到前阵,刘牢之一跃而起,势如飞豹,举起手中大斧兜头劈向一名晋军矛手,“破!”

    两三丈的长矛,运转不及,加上刘牢之实在生猛,身披重甲,还能跃至半人高。

    于此同时,诸葛侃、何谦、高衡、刘轨或跃或扑,手中的狼牙棒、骨朵等重兵挥出。

    大斧劈下,那名晋军头颅被一分为二,红白之物飞溅。

    死状可怖。

    诸葛侃、何谦、高衡、刘轨也各自扑杀一人,但都没有刘牢之这般震撼人心。

    战场忽然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转向刘牢之魁梧的身躯。

    “鼠辈何不惜命也?”刘牢之举起大斧,仰天咆哮,然后大斧劈下,又是一名晋军倒下。

    一名晋军骁将提槊刺来,却被刘牢之单手抓住长槊,往回一拉,单手夹住晋将,只听得骨头“咔擦”一声,晋将软软倒下。

    刘牢之右手持斧,左手持矛,跃击前阵,斧槊之下,竟无一合之敌。

    万人敌并非真的能以一敌万,而是能在关键时刻披坚执锐,扭转局势。

    诸葛侃、何谦等人随同其后。

    周围晋军皆被刘牢之的凶悍震慑,步步后退。

    晋军营垒的缺口已被打开,黑云军乘势而入。

    再坚固的营垒,只要一处被攻破了,整条防线也就崩溃了。

    刘牢之带着诸葛侃、何谦等人往来冲杀,所过之处,晋军皆不敢应战。

    更多的黑云军杀入营垒之中。

    营垒是晋军唯一的依仗,被黑云军攻了上来,晋军原本就不多的士气跌落谷底。

    “孟开!孟开何在!”荀羡还不放弃。

    后阵督战的孟开提起双戟,但看到刘牢之如入无人之境,身边军将亦如狼似虎,心中怯了三分,几番激战,他早已疲惫不堪。

    面对眼前局面,心中也是一阵无力,眨眼便淹没在溃军之中。

    步军撕开缺口,黑云骑兵随之杀入,自东北向南驱杀晋军溃卒。

    即便此时还有晋军想要抵抗,也会被溃卒冲散。

    更何况晋军面对的不只是赶来的高云部。

    寿春城们再度打开,贾坚亲率三千部曲杀出。

    西北面,休息了许久的姚襄部也加入战局。

    三面围攻,晋军回天乏力,只能兵败如山倒,营垒修的有多坚固,此时就有多难逃窜,鹿角、堑壕反而限制了他们。

    民夫、溃兵互相践踏。

    有人干脆跪倒在地,这个举动极其明智,梁国军功爵制,俘虏比首级的功勋稍稍高一些。

    发现跪地求饶能活命,漫山遍野都是跪下的人……

    姚襄的羌骑在此时发挥出了作用,与黑云骑兵追亡逐北,包抄溃军后路。

    五万晋军、四万民夫,逃回江东的寥寥无几。

    营垒中的粮草、军械、牲畜,尽为黑云军所得。

    荀羡败的太快,淝水中的水军措手不及,被姚襄的羌骑冲上来一阵驰射砍杀,俘获大小船只两百余条。

    船被劫了,晋军的后路基本被斩断。

    第三百七十八章 席卷

    高云骑着战马走在营垒之中,晋军伤亡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投降了,少数还在向南逃窜。

    “荀”字牙纛之下,荀羡持剑而立,脸上已经没有了任何表情,仿佛一尊行尸走肉。

    “愿降否?”高云轻蔑的问了一句。

    “呸,荀氏一门忠于朝廷,安肯降贼?”荀羡啐了一口。

    贾坚道:“荀氏只是忠于权势而已,真若忠心,当年就不会背曹氏而归降司马氏!”

    高云看都懒得看他一眼,随意的挥挥手,“斩。”

    数支长矛刺出,荀羡倒在血泊之中……

    黑云军追着溃军南下,寿春之战,晋军仅有的士气和斗志都被击溃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远远望见黑云军便弃城而逃。

    高云兵不血刃收复合肥、庐江各城,集合战船,陈兵濡须水。

    自石勒屯兵葛陂,窥望江东以来,三十年来,第一次北军杀到濡须城下。

    江东一片风声鹤唳,建康附近百姓纷纷逃难。

    损失四五万士卒,晋国风雨飘摇……

    孟津。

    天下局势一日三变。

    李跃还未收到淮南的捷报,却先收到了张平的求救信。

    鹿台的慕容恪只是烟雾,威胁最大的是从代郡杀来的拓跋什翼健。

    代军也不攻城,所有心思都放在劫掠上,所过之处,田园毁弃,村落凋零,夏夷百姓尽数被劫。

    张平即便撑过了这一战,衰败也是必然。

    但慕容恪的后手不止于此,慕容垂率数万精锐攻破井陉,杀入并州腹地。

    张平曾经有多张狂,如今就有多谦卑。

    “张将军愿奉梁王为主,从此忠心耿耿,永不背叛!”使者卑躬屈膝。

    “别呀,太原、安邑、鹿台、上党等重地还在,胜负犹未可知,张将军多坚持几日。”李跃一脸笑意。

    就这么空口白牙想要诓黑云军北上为他卖命,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别看张平叫的凄惨,实则主力并未折损多少。

    慕容垂攻入并州之后,屯兵盂县,并没有什么大动作。

    而拓跋什翼健也只是掳掠而已。

    李跃即便想北上支援,也不是这个时候。

    “唇亡齿寒,并州若亡,邺城亦暴露慕容氏兵锋之下,大王难道就不忧虑么?”

    “孤忧虑什么?邺城之坚固,天下无出其右。慕容氏若愿在邺城决战,孤求之不得!”李跃始终不松口。

    邺城相继被曹魏、西晋、羯赵经营上百年,几乎是铜墙铁壁一般。

    南面还有枋头、黎阳支撑,中原之人力、物力源源不绝送上来,慕容氏倾国之兵都难以攻克。

    使者眼神一闪,“大王若是不支援,我家将军走投无路,将投慕容氏!”

    “阁下若无其他说词,就请回吧。”李跃懒得再啰嗦。

    张平是什么人?会这么轻易投降慕容氏?

    慕容恪没能攻陷鹿台,慕容垂这支人马作用不大,而拓跋什翼健的作为,不过是捞一把就走的心思。

    张平还有余力。

    如今形势对梁国而言非常有利,李跃不介意静观其变,孟津离并州不远,张平支持不住了,随时可以北上渔翁得利。

    唯一担忧的就是淮南。

    也不知高云和姚襄能不能击败晋军,威慑江东。

    张平的使者走了,下午,拓跋什翼健的使者来了。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场大战,表面是慕容氏与张平之战,但战争的最终走向,离不开梁国的干预。

    拓跋什翼健似乎觉察到了慕容氏的敌意,派使者来探探李跃的口风。

    “并州天下屋脊,得之便可夹攻幽州,窥伺关中,天下形胜,莫过于此,梁王岂有意乎?”

    “代王难道没有兴趣独霸此地?”李跃一脸微笑的看着使者。

    天下争霸进入关键时刻。

    其实并州对燕国而言如同鸡肋,拉长了燕国的防线。

    但对梁国和代国而言,便是决胜之地。

    “拓跋氏起于漠南,心思亦在草原,梁王乃中土英雄,代王其实不愿与殿下为敌,却被慕容氏胁迫,不得不为之尔,还望梁王多多包涵。”使者一看就是中原士人,不过身上却穿着一件左衽圆领胡袍。

    “代王究竟何意?”李跃心中一动,若能跟拓跋氏结盟,对燕国影响巨大。

    慕容氏将会陷入两面夹攻的战略困境。

    “代王邀梁王北上,会猎并州!”使者双眼精光闪闪。

    不过话也只说到这么多。

    “阁下可回禀代王,孤已知其心意!”李跃也藏着掖着。

    “既然如此,在下告退。”使者拱手而退。

    拓跋什翼健只是表现出结盟的意愿,走到哪一步,还要看并州战况如何。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