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b3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222节
    封赏之后,李跃与崔瑾、常炜、刘群、董闰等重臣立即整改军队。

    南军地和兖州军地域性太强,不太适合。

    一番商议后,南军、兖州军、各地的州郡兵,包括王午的鲁口大军,全都改为镇军。

    意为镇守之军,农忙屯垦,农闲训练,镇守一方,若遇大战,可集结而起,奔赴战场。

    以往的左右中垒、中坚、骁骑、前锋、游击、轻骑等营皆扩充为军,每军五千至八千编制,增设左右羽林军。

    李跃的亲卫营改为宿卫军。

    力求扩充到十万精锐,依旧采用汉魏晋中外诸军的模式。

    当然,精锐不是那么容易就得来的,邺城的两万守军一番裁汰下来,去了一大半,只剩下九千人。

    其余人马从南军、兖州军中优先挑选。

    即便如此,崔瑾预算下来,仍有四万的缺口。

    李跃直接一道募兵令颁下,境内凡四十以下,十五以上,有志恢复中华,驱逐胡虏者,皆可应募。

    与募兵令一同张贴的还有二十级军功爵。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只要利益到位,钱粮给足,没有打不赢的敌人。

    秦军、汉军、唐军、包括子弟兵都是如此,要么给钱,要么给田。

    李跃不仅给田,还给地位,给奴隶,给上升通道,先登、斩将、夺旗等殊功,明码标价。

    募兵令一贴下去,邺城兵部前立即人山人海,上至六十老者,下至十一二岁孩童,都来争抢。

    李跃将黑云郎、黑云将、斥候全部撒出去,让他们挑选合格之人。

    整个邺城都异常繁忙起来。

    刘群分发粮食,登记人口,周牵从陈留赶来,开垦荒田,崔瑾、董闰忙着征兵。

    而李跃也在为“后宫”之事烦恼。

    石虎曾规定全国上下,十五以上女子随时准备入宫,其后又三番五次强掳民女,导致皇宫之中有十余万的宫女。

    邺城缺粮,这些宫女首先遭殃,成为食物,有近万人死于非命……

    不过仍旧剩下七八万人。

    李跃征集了她们的意愿,愿意回乡者自去,不愿回乡者,可嫁与士卒为妻为妾,或者嫁给寻常百姓。

    只要结婚,官府提供民房,编户其民后,生男,赏田十亩,生女,赏田七亩。

    河北遍地焦土,哪有还有她们的故乡?

    一出宫门,这些弱女子们不是被虎狼所食,便是被遍地的盗贼掳走,依旧免不了成为粮食的命运。

    所以大多数都选择嫁给黑云军将士为妻为妾,小部分嫁给适龄百姓。

    结婚当日,李跃直接拿出粮食,不论妻妾,没人两石粮食,算是嫁妆。

    就这么点粮食,令这些饱经摧残的宫女们哭哭啼啼,一个个朝李跃下跪。

    忙碌中,邺城总算有了一抹生机。

    金凤台中,李跃召集众人商议国事。

    慕容恪、慕舆根十几万大军夹击,苏林顷刻覆灭。

    中山重新落入燕国之手。

    慕容恪重振旗鼓,在襄国、巨鹿一线布置重兵,慕容儁直接以慕容垂为中山太守,对邺城虎视眈眈。

    曾经冉闵与石祗对峙之势,换成了南北两股更大的势力。

    邺城成了军事前沿,时刻在燕军的兵锋之下。

    “我欲迁皇后、太子南下陈留,诸位意下如何?”

    面对襄国的巨大威胁,邺城周边屯垦没有任何意义。

    但如果粮食要从兖州送上来,耗时耗力,还随时有被燕军截断的风险。

    董闰道:“梁公方踏足河北,如今返回大河之南,河北豪杰将如何看待将军?”

    一句话,就把李跃堵死了。

    南北两大势力争锋,谁后退一步,谁气势就弱一分。

    慕容氏为了争锋中土,先将都城从龙城迁到蓟城。

    “邺城八十余万百姓,十万大军,不能自给自足,供给艰难,河北争锋,非一朝一夕之事,诸位不见陛下之旧事?属下建议南下。”刘群实事求是。

    将领大多主张留在邺城,与慕容氏死磕。

    而以刘群为首的文士则赞成南下。

    正僵持的时候,周牵道:“徐州土地肥沃而人口空虚,梁公何不先迁百姓充实其地?邺城可为屯兵之地也。”

    近百万的人挤在邺城周边,压力极大。

    但如果百姓都牵走了,所用问题迎刃而解。

    崔瑾道:“大司农之言甚善,邺城为石氏经营二十余载,城高池深,南有枋头、黎阳,东有广宗,足以与慕容氏相抗,天下大势皆在河北,梁公若退回陈留,则北地士卒必无心与敌死战。”

    既然他都这么说,李跃也就点头应允了。

    大河两岸最坚固的城池便是邺城,石虎曾感慨过子孙万代无忧。

    第二百九十章 落幕

    冉闵押送到棘城,万人空巷,争相来看。

    胡人们咬牙切齿,晋人神色复杂。

    冉闵独坐于槛车之中,形容枯槁,完全没有昔日冉魏皇帝的霸气和傲气。

    慕容儁有意召集一众幽燕豪强前来围观,借以宣扬武功。

    此战虽然没攻克邺城,但生擒冉闵,啃下大半个冀州,迁徙十数万百姓填补幽州,战果辉煌。

    燕国如日中天,成为整个北方的霸主。

    不过让慕容儁耿耿于怀的是,遍地称皇称王,唯独他还是一个燕王。

    慕容家数代经营,到现在也不过混了一个燕王,还是屡次向江东求封才得来的。

    慕容儁带着封奕、阳骛、皇甫真、逄约等人走到囚车前,盯着困兽一般的冉闵,哈哈大笑:“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耶?”

    冉闵斜了他一眼,充满了蔑视,然后又将眼睛闭上。

    这让慕容儁顿感失了面子,马鞭抽在囚车上,“汝石氏养孙,何害石氏满门?”

    冉闵还是不理。

    阳骛咳嗽一声后道:“此人已为阶下之囚,殿下何必与他一般见识?”

    周围跟随的重臣和豪强们目光闪烁。

    无论如何,冉闵都是一国之君,名震天下,慕容儁如此待他,实则反衬自己的心胸狭隘。

    尤其是逄约,眼角余光一直落在冉闵身上。

    他在渤海纵横一方,被“钓”到蓟城后,虽被封为章武太守,但因慕容儁的带头嘲笑,一直被燕国将吏鄙视。

    阳骛不说还好,一说慕容儁更不依不饶,马鞭一鞭一鞭抽在囚车,噼啪作响,“汝乃石氏养奴,安敢自称天下?”

    这话也让周围的臣子们若有所思。

    慕容儁正兴致勃勃时,囚车中的冉闵忽然睁开眼睛,大吼一声,全身煞气冲天,朝着慕容儁便扑了上来。

    刹那间,囚车木栅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险些翻倒。

    周围嬉笑怒骂声,戛然而止。

    慕容儁一连后退三步,才稳住身形,面红耳赤。

    囚车被十几名亲卫稳住,冉闵杀气腾腾的目光从囚车中透出,“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

    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每一个字都击中在场人的心坎。

    逄约望着冉闵,眼神中掠过一丝钦佩。

    慕容儁呆了呆,但很快脸色狰狞起来,“将其取出!”

    “殿下……”阳骛赶忙规劝。

    慕容儁早已恼羞成怒,“取出!”

    亲卫们只得拆除囚车,将浑身铁索的冉闵押了出来,捆在一棵大树上。

    慕容儁扬起手便一鞭一鞭的抽下去。

    噼噼啪啪。

    冉闵很快就皮开肉绽,却仿佛不知疼痛一般只是能能的盯着慕容儁。

    三百鞭子下去,冉闵身上已经没有一块好肉,血沿着绳索滴滴答答流下,渗入一个多月未曾下雨的地面上。

    慕容儁自己也累的气喘吁吁,但一抬头,发现冉闵嘴角噙着一抹冷笑。

    喜欢嘲笑别人的人,自然不喜欢被人嘲笑。

    慕容儁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蔑视。

    “殿下一国之尊,与一囚犯置气,传扬出去,必为世人所笑,还望殿下息怒,如此狂徒,可斩之以告慰廷庙。”年纪最大的皇甫真拱手道。

    慕容儁深吸一口气,压住不断升腾的怒气,“速速准备车马,押送龙城!”

    冉魏永兴三年(352年)五月初三日,冉闵押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祭告慕容廆、慕容皝之廷庙。

    邺城。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